——农业黄冈工业蜕变记之四 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6月18日,在鄂粤经贸合作洽谈会——黄冈市情推介会上,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赵志友向客商介绍了黄冈的经济环境和太子奶在黄冈三年三大步的发展历程。
能引进,政策好;能发展,环境好。娃哈哈、汇源、太子奶等品牌企业进入黄冈后,都追加投资,不断扩大规模。
近年来,黄冈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本土企业的成长壮大、为引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
“围墙之外的事不要企业操心!”黄冈重招商,更重安商。为了保证投资方专注于工程建设,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黄冈采取“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市级领导、一抓到底”的办法,为在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太子奶项目服务专班人员来自市体育局等机关,他们借用临时工棚办公,没有节假日,摸爬滚打在工地上,往返奔波于部门之间,其高度负责的精神令投资方十分感动。
黄冈每个市级领导至少挂点了一个市直重点项目。市委书记刘善桥、市长刘雪荣经常深入市直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难题。
振达钢管是去年重点招商项目,投资3亿元,不到4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黄冈速度”。为该项目能及早开工,刘善桥三次到工地现场办公,15天内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几大难题。第一次去的时候,因土地附着物影响到开工,投资方负责人正在生气。
刘善桥立即招来相关区、街办、村三级“一把手”,要求迅速做农民的工作,一周内必须移除附着物。他说:“客商急,有牢骚,这是好事,说明是真老板,真投资!”三天后,土地全部清理到位,客商十分感动。
去年,黄冈城区在建项目多,要解决的难题也多,市委、市政府在4个月内曾三次召开市“四大家”联席会议,对市领导挂点的15个重点项目进行专题督办。会上,逐个项目分析问题,逐个项目解决问题,极大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二
是企业创造了财富,是纳税人的钱养活了公职人员。服务企业是部门的天职。黄冈抓软环境建设从提高认识入手,解决部门角色定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企业本位”,各职能部门规范执法,创新服务。
垂直部门认识到,地方经济繁荣是部门长远利益所在。市质监部门提出:“经济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兴衰;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质监形象。”他们对新办企业头三年只服务不收费,近年来对企业免收检测费共计1200余万元。市工商部门在具体工作中,为企业着想,灵活“变通”,既不违反法规,也为企业解决了难题。黄冈汇源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由于企业两股东远在北京,不能及时提交有关手续。市工商局予以变通,要求对方先提供传真件后再提供原件,从受理到发照仅用了6个小时。
黄冈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部门行为。咨询首问负责制:所有窗口单位都要设立办事咨询处。服务公开承诺制:市直56个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责,通过报纸、电视,向社会作出了382条优化环境公开承诺,公布了43部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暂停服务公告制:各公共服务单位除突发事故外,对停电、停水、停气事项,一律提前公告,对重点企业要专门通知。行政审批“一门办结”制:全市确定的27家窗口单位均建立了“一站式”办公模式。过去企业到市建委报批项目时,要跑9个科室,盖10个章,现在只需在一个窗口办理,只用盖一个章。检查审批制:部门进企业检查前,必须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许可通知。处罚核准制:执法部门对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商企业处以一千元以上罚款的,必须报市法制办审核。
三
黄冈把优化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与市纪风办合署办公。2006年11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四次召开市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市“四大家”领导分头到市直机关和部分企业调研,听取意见,研究措施,推进工作。市优化办通过设立投诉电话,定期到企业走访,获取案件线索。2007年,市优化办共受理经济环境投诉44件,及时严肃查处了一批破坏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件。
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黄冈有针对性开展了社会治安、重复执法、涉企收费等专项整治活动。
过去黄冈黑恶势力曾十分猖獗,干扰企业生产,危害社会秩序。2005年开始,黄冈掀起打黑除恶风暴。市各级公安机关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7起,共判刑89人,其中死刑1人,死缓3人。打掉恶势力团伙60个,抓获团伙成员421人。
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市公安部门着眼于长效,推行“企业110”警务模式,在工业园区建立治安服务中心,及时为企业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2007年,共出动警力3000人次,调解涉企纠纷1000余起,制止阻碍施工事件150起。( 胡思勇 杨耕耘 胡祥修 董友胜)
时间:2008-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