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瞿常琦李保华 何正发) 一个文本的规范,45万亩棉田如雪绽放洁白绽开的棉花,如雪花朵朵,一望无垠。
棉花丰收季节,这是潜江一道迷人的农业风景线。
4年前,这一切难以想象。
当时,潜江棉花市场混乱,花贩子满村乱窜抢棉花。收不到棉花,纺织企业没法开工,急得团团转;卖不出好价钱,农民遭遇压级压价,泪往心里流。
眼看企业、棉农利益双双受损,潜江工商建议,双方签种植收购协议。
没想到,企业对建议顾虑重重:万一农民不守信怎么办,万一农民用不合格产品充数怎么办?
改变,发生在2004年。
潜江工商请来农民代表、棉花企业、法律专家召开座谈会,参照国家和省工商局发布的标准合同文本,起草“潜江市棉花买卖合同”。
反复磋商,协调利益,几易其稿,规范文本亮相了。
让农民满意的是,合同文本设定了3种订购棉花的价格方式:协议价,基准价加保护价,基准价加浮动价,收入有了保障;让企业满意的是,合同文本约定了农民的责权利,棉花供应有了保障。
当年,潜江市金城棉业公司和农户合同约定,以每市斤高于市场价2分或5分钱的价格收购。
别小看区区几分钱,领到额外返利,农民美滋滋,种棉积极性大增。去年,5145个农户与金城签订合同,兑现棉花11030吨。
4年来,开足马力的金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从60万元变成1800万元,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5亿元。
2005年以来,经局长郭毅倡导,该市工商系统将其推而广之,恒发、宏毅等棉纺企业先后和农民签订规范合同文本。
如今,45万亩棉花进入合同约定范围,棉花撑起潜江农业种植的半壁江山。
一个合同的调解,30万元补贴让农民灾年不灾
看天吃饭,农业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去年,潜江巨鑫米业与运粮湖农场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推广优质水稻“鄂中5号”。双方约定,按农民每亩增收200元的标准,收购价定为每市斤0.82元,公司提供稻种和技术服务,保证产量。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农民傻眼了。减产,意味一年心血付之东流。
眼看增收目标难以兑现,农民心生怨意。
兑现增收目标,企业将承受牺牲。
反复掂量,市场“调解员”工商主动到企业做工作,看长远利益,让利于民,稳固和农户的长期种植收购关系。
巨鑫算了一笔账:保证农民每亩增收200元,收购价必须提高到1.1元,公司将承担30万元损失。
援助的手一旦伸出,效果意想不到。
灾年不灾,农民暖意融融:面对不可抗拒的灾情,企业与他们共担风险。
巨鑫一举赢得了农民信赖,口碑百里相传。
今年,12个村的农民主动与巨鑫签订水稻、油料种植合同,公司水稻合同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油料合同种植面积38万亩。
一个附件的产生,20万亩鱼虾漂洋过海
香喷喷的潜江小龙虾,享誉海内外。
盛名之下,其实颇多尴尬。在全省水产品出口中举足轻重的小龙虾,曾遭遇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
出口欧洲的小龙虾原先只检测硝基呋喃和氯霉素两种化学物质残留,现在刚刚增加了结晶紫、孔雀石绿,出口美国的鱼片也新增了喹诺酮等检测项目。
跨不过严格的检测关,小鱼小虾怎能蹦出国门?
跳跃门槛,基地养殖源头是核心。如何让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民按进口国家标准养殖鱼虾?主动服务水产市场的潜江工商,和企业共同出谋划策。
此前,工商已制定“潜江水产品订购买卖合同”,但合同没有针对不同出口国约定养殖标准。
碰撞中,一个附件产生了。
这是一个详细的合同附件,所有养殖环节的操作标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最具分量的附件,农民能否掌握、落实,事关潜江水产品出口命运。
一项浩大系统的合同培训在工商展开。培训中,千家万户的农民开始掌握世界最苛刻的养殖标准。
由此,潜江鱼虾出口方兴未艾,仅水产养殖订单面积就达20万亩。
7月1日,来湖北抽查水产品出口基地的美国检验人员,将最高评价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潜江。
今年上半年,湖北水产品出口增长46%,鱼虾占70%,潜江撑起水产出口一片天。
不仅仅是鱼虾,潜江工商主动运用合同职能的介入,让更多的农民衔接风云变幻的大市场,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
去年,潜江订单农业总产值5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9.9%;农产品加工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2.6%;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同比增长14.8%。
一纸订单,刷新了潜江的千里沃野。
时间:2008-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