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仙桃日报) “我25年大残大缺,却还能活得这么好,是妻子用心血和汗水浇铸的生命奇迹。”2月27日,躺在床上的肖生元眼含泪珠,对记者诉说了他的心声。
意外触电击倒“顶梁柱”
七八岁时,肖生元和周凤娇就订了娃娃亲。肖家在万厢垸村,周家在芦湾村,相距几里路,但在肖生元入伍前,两人还没正式见过面。1972年8月,肖生元入伍3年后,两人结了婚。次年,肖生元退伍到彭场镇饮料厂上班,周凤娇在家种地,三个孩子相继出生,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场意外变故,把这个家与幸福的距离远远地拉开了。
1984年5月4日早上,肖生元照常去离家不远的饮料厂上班。约8时许,他与电工商量给饮料厂冷冻室接电线,手不小心碰触到了楼上高压线所在的那堵墙,强烈的电流将他击得站立不稳,瞬间摔下二楼。
经医生诊断,肖生元的中枢神经断了,胸以下的部位完全失去知觉,仅有两只手臂能活动,坐起来都需要人扶。为他诊治的一位外科专家说:“像这样高位瘫痪的病人,即使护理得好,也最多活8到10年,农村条件差,只能活5年左右。”
医生的话如晴天霹雳,让肖生元万念俱灰。他那时刚刚36岁,三个孩子年幼无知,全家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柔弱妻子勇敢撑起一个家
肖生元出事时,女儿才11岁,大儿子7岁,最小的儿子才2岁半。女儿长到15岁时因病去世,当时,她由于2岁时患乙脑留下后遗症,不会说话,不会吃饭,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一夜间压在了周凤娇的身上。
每天不等天亮,周凤娇就起床烧火做饭,给肖生元、女儿、小儿子穿衣、洗脸、喂饭,自己匆匆扒几口饭就下地干活。她自己使牛耕地,插秧、割谷。
为了挣更多钱让孩子读书,周凤娇除了帮附近村子的乡邻插秧、割谷,还到米厂碾米、缝棉包。她总是比别人多做8个小时的活,天黑透了才跨进家门。一到家,她又忙着做晚饭,给丈夫和3个孩子洗澡,接着再洗衣服,常常忙到凌晨才睡。
后来,周凤娇想办法开了个小卖店。夏天凌晨4点,她就起床到离家10多里路的彭场镇,批发汽水。一拖拉机汽水40件,一件汽水足有60多斤,全靠周凤娇一人搬进家。她把肖生元背到躺椅上,让他看着店子,她再出去打零工。
一旦农忙,周凤娇甚至整夜都睡不上觉。然而,她却从无半句怨言。在孩子和丈夫面前,她从不叫苦从不落泪,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
眼看这一切,肖生元心如刀绞,他恨自己拖累了妻子,想与周凤娇离婚。有一天,周凤娇进货时遇到一个儿时好友,她劝周凤娇:“人生一场几十年光景,到哪里不能吃饭,你这样跟他一起过太划不来。”周凤娇听到这话当场跟好友翻脸,肖生元闻讯主动提出离婚,周凤娇一听坚决不肯:“我自信能担起这个家,累点苦点没关系,再辛苦10年,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她的肩膀是他的轮椅
日子就这样在磨难中一天天过去了,当初医生预言的5年时间,已经被肖生元和周凤娇抛在了脑后。已年过六旬的肖生元满头青丝,眼神明亮。
瘫痪后,肖生元大小便失禁。不论多忙多累,周凤娇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子,隔三差五地换洗衣服、被子,把丈夫收拾得清清爽爽。夏天晚上,她背丈夫到楼顶乘凉;冬天,她背丈夫到屋外晒太阳。
为了让丈夫住得更舒服,去年,周凤娇拿出二十年来攒下的积蓄,又借了些钱,盖了一栋两层新楼房。
如今,大儿子结婚生子了,小儿子也在找媳妇。周凤娇每天洗衣做饭,照料丈夫和孙子,她说,“熬过了苦日子,我觉得现在很幸福。” (记者尹立群 实习生 吴冰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