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殷婷)
100年,足以见证一个企业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水泥工业排名靠前的龙头企业,唯一拥有百年历史的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正如许多传统的老企业变革图新一样,在与瞬息万变的现代潮流接轨的时候,总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历史的车轮并不因为某个个体而稍事停歇,它仍循着那亘古不变的轨道或疾或徐地碌碌运转着。华新逐渐意识到,一个历经百年沧桑的老牌企业唯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落伍,也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使一个企业永葆青春。
古训曰: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0世纪80年代末,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来临:四十年代的一流设备已经老态龙钟,占70%的老设备在超期服役;规模小、人员多、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使企业地位逐年下降。
公司政工部部长张力峰毫不掩饰地形容:“此时的华新在内外夹击下被逼到了‘出局’的边缘。”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拂开了华新决策者的思路,有“秀才”厂长之称的傅本一明确指出:像华新这样一个国有老企业,只有进行改革和发展,才能保持在行业中领先。
张力峰坦言:“思路决定出路。”华新人急流勇进,敢立潮头唱大风。1993年11月28日,华新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华新围绕水泥生产主业精干主体,将原企业中辅助单位剥离出来,重组华新集团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百年老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面对中国水泥业群雄并起的现状,针对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难的实际,华新管理层大胆决策:面向全球,引入战略投资者。
1999年3月,华新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向瑞士豪西蒙Holcim 公司发行7700万B股,豪西蒙公司因此成为华新第二大股东和战略伙伴,优化了华新的股权结构,为华新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中国水泥制造企业豪杰并起,面临新的洗牌。2000年,在理性地分析中国和世界水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后,身为管理学博士及水泥工艺专家的公司总经理李叶青断言:华新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开阔视野,走出黄石,在中国水泥市场重新整合之前,以最经济的投资、最先进的技术、最良好的效益为目标,在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和市场前景看好的地区建厂,加快发展步伐。
2002年4月28日,华新宜昌日产3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实际投资总额为38964.48万元。这是华新的第一家走出黄石,在外地投资建设的水泥生产线,它拉开了百年华新向外大发展的序幕。
2003年12月,公司完成了对苏州金猫水泥有限公司51%的股权收购,控股金猫公司近12亿元的资产;2004年4月9日,华新阳新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面竣工;2004年9月26日,华新恩施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如期完工,不仅改变了当地立窑水泥生产的落后状况,而且拉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005年4月26日,华新武穴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进一步巩固了华新水泥在鄂东区域的战略地位;2005年8月3日,华新西藏日产1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被西藏自治区和湖北省评价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援藏项目、第一个转换援藏思路的典型项目。”
紧接着,华新云南昭通、湖北宜都二期、阳新二期、襄樊、赤壁等生产线项目和岳阳、武汉、武钢二期、南通二期、湖南湘钢等粉磨站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成。
2007年,华新迎来了百年华诞,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年6月18日,日产4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在河南信阳开工建设;7月20日,华新赤壁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2007岁末至2008年初,华新有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和2个水泥粉磨站项目分别在湖南株洲、郴州、岳阳及湖北姊归、襄樊、麻城正式开工建设。华新水泥初步完成“十字”战略纵轴的南部布点任务,使华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华中水泥市场的地位。
张力峰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2008年,我们华新的发展势头丝毫不减, 4月28日,公司与重庆市渝北区政府签约,投资15亿元在渝北区建设大型建材基地;4月29日,一条日产46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线在重庆涪陵区正式开工;6月11日,华新四川渠县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这不仅是华新水泥首次在四川投资建厂,也是四川地震灾后开工兴建的第一条水泥生产线;8月8日,华新襄樊年产200万吨开工建设……”
华新这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在跨越了两个世纪后,仍然壮心不已地纵马驰骋在建材行业的最前线,笑傲江湖。
时间:2008-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