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繁育 实行增殖放流
本报讯 通讯员吴志雄报道:8月26日,黄梅县在源感湖青虾养殖保护区举行幼虾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省水产局专家的带动下,20余名人员纷纷解开虾苗氧气袋,60余万尾黄梅青虾幼苗活蹦乱跳地跃入湖中,开始它们的生态繁育之旅。此举标志着黄梅青虾产业开始步入循环发展轨道。 此前,黄梅青虾发展历经曲折。上世纪80年代,一些渔民开始挖掘青虾资源,并适量运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销售。因黄梅青虾个头大,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随之一路攀升。渔民见势纷纷大量捕捞,到90年代中期,年捕捞量高达800吨左右,青虾加工厂多达9座。随着捕捞量的日益增大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黄梅青虾资源锐减,到90年代末期,年捕捞量跌至100吨左右。为了弥补青虾资源的严重不足,该县水产部门多次尝试进行人工繁育和成虾养殖技术攻关,但始终无法突破出苗率低、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低的瓶颈。 为了擦亮品牌,开发青虾资源,今年以来,在省、市水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梅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壮大青虾产业作为创建水产大县的重要抓手,依托本地水域资源优势,引进外地人才,发展青虾人工养殖。他们选派精干力量深入江苏宜兴、浙江湖州等地考察,并与江浙专家达成技术引进协议,在大源湖和杨柳湖建立100亩虾苗繁育基地,攻克青虾苗种人工繁育难关,终于获得成功,结束了黄梅青虾不能人工批量育苗的历史,共繁育虾苗3000余公斤,为黄梅青虾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该县在源感湖采取设置围栏、专人看护、封闭管理、修复生态等措施,建立5000亩青虾原种保护区,分期分批向保护区投放虾苗,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加青虾天然种群数量,不断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有效地促进了青虾产业的发展。
时间:2008-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