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汉网:武汉城市圈商贸资讯专业平台 2008-09-04 02:28:55 作者:第一武汉网 来源:黄冈新闻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两播两收,犁耙水响。鄂东大地丘陵田畈间,机声隆隆,犹如一支支动听的奋进曲,传递着“铁牛”的犁铧带来的丰收喜悦。 这农机的轰鸣声,从项目基地延伸到村组,由独唱渐渐变成小合唱。喜悦的笑容,既挂在市、县两级农机人脸上,也挂在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脸上,更挂在了直起腰杆侍弄田地的农民脸上。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优化装备结构,奋力推进服务质效的新突破;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率先引进奶牛发展养殖业;以事业发展为追求,大胆改革,凝聚人心,以“铁牛”的精神谋求进位。 一手抓“铁牛”,一手抓奶牛,两牛齐前进。7月底,市领导来这里调研,对市农机系统发展“两牛事业”的好势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予以高度的评价。 农机化让农民人均增收43.7元 记者手头有这样一组数据: 2006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为159万千瓦,其中插秧机有126台套,机插秧面积15.1万亩;有联合收割机803台,耕整机8776台,有农机合作社1个,农机大户1183户,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以钱养事”人员623人,农机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为23.6元。 到2008年6月底,短短一年半时间,全市农机总动力为176万千瓦,增幅为10.7%;插秧机和机插秧面积分别翻番:插秧机拥有量为431台套,增幅242%,机插秧面积33.2万亩,增幅为120%。农业合作社达到31个,农机协会数量增长了33%,达到72个,农机带来的人均增收上升到43.7元。 弱质部门职能不弱,成效不弱。“我们把自己放在服务三农的主阵地上,狠抓重点,培养亮点,攻克难点,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样可以争创一流的业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平均由衷地说。到今年底,全市综合农业机械水平可以达到52.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农业机械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据有关方面介绍,发展农业机械化每年可以促进我市2万个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实现打工增收;机耕比牛耕每亩节约成本15元以上,水稻机械插秧则每亩节约成本20元以上;机收每亩节约工时费50元左右,减少粮食损失20公斤,通过节支全市可以增收1.4亿元左右,通过秸秆粉碎还可以增加田地肥力、保护环境。同时,农机化能实现省种、增产,亩平增加粮食产量40公斤,仅此也可以为农业增加经济效益2500万元。 农机化带来的人均增收43.7元,折射出我市农机人审时度势,抓住国家政策变化的机遇,使牛劲、使巧劲,大力推进农机化水平的争先进位精神。 抓住农机化的“春天” 抓住农机化的“春天”,乘势而上争取有关支持和政策的落实,是近年来农机化事业变化大的主因。 我市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农业劳动力生产单位,农机拥有量低,农机具和相关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机局作为职能部门,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和自身体制的束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状态低迷,长期坐“冷板凳”,被一些人认为是个典型的冷门部门,难出作为的部门。
在由冷变热中找到作为点。近几年来,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作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加大了对购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其次,购机补贴的实施范围扩大,特别是扩大了补贴试点范围和县均投入规模,向粮食大县和血防疫区倾斜。市农机局领导敏锐地感到,农业大市黄冈农机事业发展的“春天”来到了。 到2006年底,全市全年共有815.1万元农机化资金落户。其中,国家和省级购机补贴为446.1万元,优质粮食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240万元,优质稻区域生产农机服务中心建设资金129万元,全市各地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农机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了经费预算。 农业大市要有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超常思路和魄力。在常规性的推进中,市农机局开始琢磨“亮点引路、亮点带动、科技创新”的“星火燎原”办法,力争使我市向上争取的项目和资金总额有较大突破,推进农机化品牌建设。 2007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个十百千”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即:在3年时间内,在全市创建农机化示范县1个,示范乡10个,示范村100个,示范大户1000个,让农机向优势农产品、重点作物、高新适用技术推广、新型服务组织和大户倾斜,最大限度发挥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作用。 与此同时,市农机局提出了“一县一品”的农机化特色工程。他们根据各县实际,要求各县围绕特色抓出特色。如黄州区重点发展蔬菜机械化技术,团风围绕大型农场主推机插秧技术和科技入户,红安探索微耕机的推广与发展,麻城重点抓好农机培训,英山抓好小型适用农机具推广,罗田创建农机平安县市,浠水加大农机大市场的建设力度,蕲春探索“以钱养事”服务体系的完善,武穴抓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黄梅则主抓农机大户的培育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龙感湖重点推广油菜收割脱粒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等。可谓百花齐放,各有专长。 美好的蓝图,一系列明确的发展目标,犹如给农机配上了强劲的马达,“生锈”的农机加大马力转动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7年底,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083万元,同比增加639.9万元,增长142.8%,为历年之最。通过购机补贴的落实,直接拉动社会投入7200万元,购买各种先进适用的农机具3916台套。其中,大型耕整机2094台,联合收割机224台。 农民对农机的渴求和热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各地农民踊跃购买农机,成立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团风成立了富民、长盛、惠农等3个农机合作社,黄梅组建了3个农机服务中心和1个合作社,罗田县农机局帮助大河岸镇13个大户联合成立“益兴农机合作社”。其他县市也分别组建了规模不等的农机化合作组织,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7家,农机协会54家,大户达到1483个。 今年上半年,这些数字再次被刷新:半年争取中央、省级购机补贴2287万元,同比增加了1204万元,有望拉动过亿元的社会投入。 农机人不等不靠的积极作为,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将农机化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率先建立奶牛养殖小区 市农机局在市直部门中,第一个引进了奶牛,第一个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如今的陶财农庄,养殖规模达到300头,日产鲜奶1.5吨。 引进这个项目着实不易。2006年底,市农机局领导偶然了解到武汉江夏区老板王文祥有意投资养奶牛,听者有心,胡平均等局领导四上江夏,以诚信打动王老板前来投资。 为让一个新项目顺利落户并生根开花,市农机局没少费心思。局里本来经费相当紧张,硬是挤出资金,力所能及地为外来老板搞好服务工作。今年年初遭遇暴雪袭击,市农机局首先想到的也是王老板,局领导踏着泥泞送粮油送鱼肉送捐款,最近还送去了一台电视机。 凭着一股子牛劲,市农机局今年又招引了投资2亿元的鄂东农机大市场落户浠水,参与招引了总投资达4.3亿元的平板液晶显示器项目落户黄州,县市农机局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各有千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也许就是这样的一股子不服气、不服输的奋进精神,全市农机部门奋力推进“两牛”事业的快步发展,迎来农机化事业发展春天!
时间:2008-09-04
|
|
最新评论 |
|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