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中是韩国大宇实业株式会社的董事长,经营服装、纺织品等业务。短短10年间,他先后接收 50余家亏损企业,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扭亏为盈,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而使“大宇”发展成为超级的、国际性的企业集团。
第一话:创业之初
金宇中于1936年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大邱市。幼年时,因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做些杂活来补给家用。他卖过萝卜,当过报童。他的父母看他求知欲强,头脑灵活,不愿让他放弃学业,于是咬紧牙关供他读书。当他从延世大学商经学院经济系毕业后,来到汉城实业株式会社任职。由于他聪明能干,后被提升为汉城实业株式会社贸易部长。
金宇中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闯出一番事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1967年,他毅然辞去了汉城实业株式会社贸易部长的职务,以少量的资金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时年31岁。
创业伊始,一直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金宇中就把经营重点放在开拓国际市场上。但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金宇中并不指望第一年赚到钱,只是希望在保本的情况下,通过出口,在国内外树立大宇实业株式会社的良好信誉,当然能赚到钱又树立了良好信誉更好。
金宇中在大宇实业株式会社成立的第二天,就踏上了出访东南亚的征途,最后在新加坡签订了一笔价值 30万美元的纺织品订货合同。初战告捷,令整个公司大为振奋,金宇中却已在思考怎样才能使出口额达到 50万美元。经过金宇中及其同仁短时期的共同努力,大宇实业株式会社把他们的出口目标定在东南亚贸易的中介地新加坡。新加坡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却是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因而经济十分发达。金宇中认为把新加坡作为出口贸易的一个突破口,较易打开局面。没多久,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就打开了国际市场,兴旺发达起来。截止当年 10月底,大宇实业株式会社不仅完成 350万美元的出口额,还有 3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余额。到了第二年,大宇实业株式会社的出口额已增加到 2920万美元,获纯利 1700万美元。大宇实业株式会社获得的出口业绩,在韩国的出口贸易史上是不多见的,大宇成了“输出韩国”的宠儿。
但是好景不长,1960年代末,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由于边境纠纷而关系恶化,最终导致两国断绝了贸易关系。东南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因而出现了萧条和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直以新加坡为中间商向印尼大量出口纺织品的韩国也蒙受损失。许多纺织厂因此而倒闭。大宇实业株式会社虽没有倒闭,却也只能勉强维持现状。此时,韩国的一些对外贸易商为了保存实力,减少损失,纷纷停止与外商签订合同。金宇中对这种做法十分反对,他认为,“危机”是“危急”和“机会”的组合,危机时期也必然存在着发展事业的好时机。面对危机之时,如果能尽可能广泛地扩大客户,企业就有可能占领更为广阔的市常只要在此时找好并抓住时机,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金宇中认真分析了印尼与新加坡的关系,他相信两国的纠纷不会持续长久,一定能够得到圆满解决。待两国和解以后,它们因内部原因而萎缩的市场需求将会骤增,这时再开展业务一定不会有太多机会。而现在,其他人都已中止了经营活动,这正是自己扩大出口规模和经营领域的极好机会。于是,他以此为契机,按照现代军事战争中的海陆空三军的立体作战方案,制定了自己的经营方案。他认为“商场也是战常要想占领东南亚市场,就应该从海陆空三面出击新加坡,形成立体式占领局面”。这种立体式作战的具体作法是:巩固老客户、拓展新关系、让利于客商,全方位渗透,大面积拉网。这个作战方案一出来,金宇中就立即派遣大批推销员飞往新加坡,同时果断地在新加坡设立大量分社。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冒险,若他的判断失误,那么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将损失惨重。另一方面说明了金宇中是一个有远见,善于经营的老板,同时也说明他有勇有谋。
为了实现立体式的占领目标,金宇中整日穿梭于新加坡几乎所有的贸易公司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建立了一大批“关系户”,签订了大批的长期供货合同。他为了确保自己的货源,满足合同中的供货,投资设立了一个服装厂,又一次性在釜山第一工厂安装了320台德国造的轻型编织机。然后,他开始等待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
果然不出所料,1970年,印尼与新加坡的边界纠纷在马来西亚出面调解的情况下获得解决,两国之间中断的贸易也随之开始往来。一时间,东南亚市场上纺织品的需求量剧增,纺织品的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大宇实业株式会社的营业额反而出现了逆转,原因是由于金宇中仍恪守危机中订下的信用,以低于当时市场价格执行长期供货合同,因而使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利润额出现赤字。但金宇中并不懊悔,他认为做生意本应有赚有赔,如果能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尊重客商的意愿,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以善意感化他们,那么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就有可能争得更多的客户,并牢固地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只有牢固地占领市场才是最重要的。此后不久,金宇中推出了新产品,完全垄断了东南亚的服装市场,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为他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强硬的经济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纺织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美国为了保护并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地,削弱他人的市场竞争力,决定对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向美国输出的纺织品配额实行限制。金宇中通过内部关系获悉这一情报后,立刻向工商部及有关企业通报,要求迅速采取措施。但是,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置之不理。
金宇中凭借自己在贸易界多年的工作经验,相信美国一定会实行进口限制,关键之举是立即采取对策。但采取什么对策才有效呢?情急之时,他想到了日本曾经对付美国进口限制的一些做法:不断采用新技术,使产品更新换代,向高级方向发展,提高出口价格。采用这种做法,虽然出口量减少了,但出口绝对额却大幅度增加了。日本人跳越进口限制壁垒的做法给他很大的启发。金宇中认为,确保美国市场的最好方法,就是抢在美国行动之前,最大限度地增加出口量,扩大出口额。
金宇中决定调动所有兵力,展开一场地毯式的轰炸倾销战,强占美国市常所谓地毯式的轰炸倾销战,就是采取以攻为守,以求达到占领美国市场的策略。当然,“以攻为守”也有很大的风险性,要想冒这个险,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而且还应具有能捕捉商品经济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和化解风险为机遇的能力。
金宇中认为,只要有大量产品占据着美国市场,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就一定能够跨越进口限制壁垒。他一方面广泛开展订货活动,一方面通过设在美国的现地法人向美国商人大力推销大宇的产品。同时在纽约等地设立现地法人及办事机构,专门负责商品的销售。正当金宇中向美国市场进行全面“轰炸”之时,美国于1971年10月正式宣布对韩国的纺织品进口实行限制。金宇中一方面全力以赴地展开了对美国出口纺织品的竞争,为了保证出口份额,他根据生产计划,采取了“先输出后卖出”的策略,又大胆地推出“赊帐输出”的方针,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运送纺织品和服装,以确保出口份额。另一方面又不断开发新产品和生产高级产品,以此来提高商品销售额。经过金宇中的不懈努力,大宇实业株式会社1971年所得到的对美国纺织品出口份额大大超过韩国的任何一个会社和企业,出口额增至2420万美元,居东亚地区各公司之首。1972年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出口额达5278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位。金宇中也因此成了韩国赫赫有名的纺织品输出大王。大宇实业株式会社由于实行出口配额直接与美元挂钩,出口份额使其得到了出口金融特惠待遇,仅靠配额拥金就赚了100亿元韩币,金宇中的地毯式轰炸倾销战一举获胜。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经济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中,国际贸易日益恶化。西欧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加强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使依赖出口的韩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了产业结构,并于 1973年初推行了“重化学工业化”的政策。金宇中因此预感到今后重化学工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因而产生了向重化学工业进军的念头。
由于资金不足,扩大经营领域对大宇实业株式会社来说力不从心。为了达到目的,金宇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接收亏损企业比建新厂划算。1973年他买下了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又于8月份接收了新里通商,后又买下交通会馆、东南电器会社、三洲大厦,以及荣进土建等亏损企业。截止1984年,他已接收亏损企业50余家,被称为“接收大王”。接收的亏损企业在他的合理经营管理下都起死回生,使大宇的实力迅速发展壮大。短短20余年,大宇株式会社就发展成为超级的国际性企业集团,与“现代”、“三星”并驾齐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