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能源、环保等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只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采取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这也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本文试以南丹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的实践,论证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利用好废渣资源将推动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一、矿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循环经济是对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一种以生态学规律指导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低工资、工资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它根植于传统经济,是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的否定和升级。
矿业循环经济是指地球上的矿产及矿产品遵循矿产物质的自身特征和自然生态规律,按其勘查、采选冶生产、深加工、消费等过程构成闭环物质流动,与之依存的能量流、信息流内在叠加,达到与全球环境、社会进步等和谐发展的一个经济系统。其核心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它是人类经济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力,而其本身发展又受到科学技术水平、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矿业循环经济的反馈循环式流程是“矿产资源-矿产品-消费-再生矿产资源-最终排放”,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从根本上消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冶炼废渣是矿业开发的废弃物,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各种先进的回收技术,回收其中稀贵的金属,将极大地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一方面要坚决杜绝耗能高、污染重、低水平企业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有色金属企业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采取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
二、南丹冶炼废渣资源利用实践的背景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自然资源丰富,属于矿产资源开地区,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20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造纸等12类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自成体系,已具有7000吨/日选矿能力的锡、锑、锌综合选矿能力,锡锌产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锡锌生产基地。而冶炼废渣,也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加以深化处理,回收其中有色金属元素,最终的固体排放物为硅钙化合物,既是优质的水泥、红砖原料,也是矿山采空区井下充填的优质原料。冶炼排放物的循环使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是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南丹县内冶炼能力目前已超过每年30万t金属,现有的冶炼弃渣(含锌、铟、铅、锑等有色金属)主要堆放在各冶炼企业的渣坝内,目前存量至少有万t;在清末民初期间南丹曾出现相当数量的土法炼银、炼锡作坊,据初步调查,丢弃在山冲中的冶炼弃渣有10万t,其中也含有品位较高的有色金属;此外,县外、区外的其它冶炼厂也存有大量的冶炼弃渣;并且,每年还将有大量的冶炼企业未处理的冶炼渣。这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冶炼渣成为当地巨大的环境污染源。2005年进入工业园区的河池市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仿佛在南丹县找到了用武之地,利用南丹县铅锑等金属冶炼的废弃渣为原料,同时收购区内外的其它冶炼弃渣,挂靠中国工程院、湖南中南矿冶研究院等单位,科技实力雄厚,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综合回收冶炼弃渣中的锌、铟、铅、锑等有色金属,把困扰人的废弃物变成宝,实现年产10t高纯铟、10t精铟,同量可生产高纯锌1500t,七水硫酸锌5000t;并将铅锑等金属富集渣外售;冶炼弃渣经处理后变成炉渣,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铁,作为砖厂、水泥厂的优质原料出售。
三、实现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河池市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主要通过火法系统、锌精细化工系统、高纯锌系统和高纯铟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母系统来实现。一是火法系统。主要生产过程;冶炼弃渣配以适量的强化剂和调节剂,然后进入新型转窑,在高温状态下产生氧粉和炉渣,氧粉富集了冶炼弃渣中的锌、铟、铅、锑等有色金属元素,通过布袋室过滤收尘得到的金属氧粉进入湿法系统,进行金属分离再回收,炉窑所产生的炉渣主要是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钙,作为水泥厂、砖厂的优质原料出售。
二是锌精细化工系统。主要生产过程:经过硫酸浸出、压滤等工序后,氧粉中的铅、锑则进入渣中,送铅锑厂回收铅锑;铟进入富铟渣,送铟车间处理;锌进入溶液,溶液中微量杂质用氧化剂进行氧化深度除铁锰后再用锌粉还原除杂,即得到精制的硫酸锌溶液,经过浓缩、结晶即得七水硫酸锌产品。
三是高纯锌系统。将除铁后液抽入净化槽内,在不同的条件下加入还原剂,置换除去溶液中的铜、镉和钴、镍,将溶液进行过滤,滤渣送堆场堆存,待处理或出售。将净化滤液送入电解槽内,电解产出的阴极片经人工剥离,产出的废电解液部分间断送浸出使用,其余经冷却塔冷却后再与锌液混合循环使用。阴极锌片经工频感应电炉溶化,加入造渣剂渣,将浮渣扒出,锌液从炉内放出浇铸成型。
四是高纯铟系统。铟渣经酸性浸出,进行压滤,冷却后进入萃取、返萃系统,所得富铟液即可送置换反应槽置换出涨绵铟,压成团后铸成阳极板,供电解精炼使用,在电解槽进行电解,所得铟片经熔铸精炼后即得精铟。
四、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
一是做好尾气污染防治措施。生产中尾气主要来源于火法冶炼中产生的尾气及湿法冶炼浓缩过程产生的水蒸气,外排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氧粉,为此公司采用高效布袋收尘器对氧粉进行回收。窑烟气经粉斗预收尘后进入布袋收尘土器收尘。烟尘回收广系统总回收率达99。5%,最后外排烟气中氧粉的浓度为45㎎/m3,符GB9078-1996《工业炉粉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类标准。
二是抓好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过程废水主要来自炉窑冷却水、冲渣水、硫酸锌车间地板冲洗水及压滤机压滤硫酸锌时跑冒滴漏的滤液及职工生活污水等。炉窑冷却水汇集于冷却水池内循环使用,循环率达91。7%;在出渣口旁建一个冲渣池和一个小水池抽水循环使用,循环率达93。8%;压滤机压滤硫酸锌进跑冒滴漏的滤液,因滤液中有浓度较高的金属离子,故在车间内布置集液沟,由地泵经耐酸管打回到操作桶内循环使用;车间冲洗水全部进入集液沟后通过地泵打回操作桶回收利用;职工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设施处理后,可有效降低浸染物的浓度,排放浓度符合GB90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类标准。
三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污染物来源于炉窑冶炼产生的炉渣、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浸出渣及职工生活垃圾。炉渣可堆存在渣场内,适合作水泥或红砖、水泥砖等建材的熟料,可出售给南丹县境内水泥厂或砖厂;浸出渣富集了含量较高的铅、锑、铁,可作为副产品出售给铅锑冶炼厂进行金属回收;生活垃圾存放在临时垃圾场内,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对环境影响很小。
四是工业节能和合理用能主要措施。在生产场地总平面布置上和车间内部运输上,按照工艺生产流程合理布置,以减少往返运输,节省车辆运输时的能源消耗;利用锅炉烟气热量来提升给水温度,以较少用煤量而达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同量锅炉布置尽量近用汽点,尽量缩短管路;各种高温的槽罐采用内衬环氧玻璃钢贴瓷砖,外部采用保温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工厂内的电、水气等耗能系统均安装有控制的计量仪表,以加强能源管理,减少损耗;生产中采用的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以提高电能利用率。
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作用
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2006年正常投产运营以来,他们利用自身特有的专业技术、创新领先的冶炼工艺,专门收购那些有色金属洗、选、冶企业的冶炼废渣或边角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综合回收,把废渣里的银、锑、铅、锌、铟等有价元素一一浓缩提炼,仅2006年共处理氧化锌废渣14500多吨、冶炼废渣3700多吨,创造产值4400多万元,向国税部门缴纳增值税325万元。不仅创造了喜人的收入业绩,向国家提供了可观的税收,实现了“三废”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虽然目前并没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但是以津泰公司等企业组成的产来集群在动作上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具备生态工业园区功能的生态工业系统雏形:津泰公司的原料是其他冶炼企及企业的冶炼废渣;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可作水泥厂及制砖厂的辅助材料;含铅锑废渣又是铅锑冶炼厂的原料;含铜、镉废渣可作铜冶炼厂的原料;含钴、锗、镍废渣又可作其他冶炼的原料。。。。。。这些企业构成的产业系统,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一个企业的“废物”,从而基本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由引可见,河池津泰公司实现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目前, 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是全国铅锌冶炼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形成了年产10吨铟的生产能力,年创造利润1000万元以上,同时冶炼排出的废渣送到水泥厂作生产水泥原料。津泰公司以清洁生产观念为指导、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产业化的成功实践,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树立了一个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榜样。为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大发展,南丹县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印尼BBIM公司、PT·DK公司等国外多家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2008年全县共推进续建技改项目7个,新建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达40.33亿元。该县变废为宝不但使得环保达标、解决部分原料来源,还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原来冶炼厂在冶炼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既污染了环境,又白白浪费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冶炼企业建成了烟气制酸系统来回收二氧化硫,再用回收来的二氧化硫制成硫酸,每年可达50万吨,增加产值1.5亿元。
六、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实践的启示
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的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保障资源型地区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南丹县矿业开发的“顶盛”时期2000年的矿业总产值是203110.14万元,矿石开采量为34559万t,而津泰公司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常生产后,将在基本不消耗原生产矿资源的情况下每年可达产值49270.00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生矿资源83。83万t,是2000年全县开采原生矿资源总量的1/5,这对于解决当前资源相对紧缺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浸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持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同时,每年消耗处理6万吨固体废弃物,对创造良好的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使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津泰公司投产后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人,人均增收1000多元,每年创利税收84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