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含油量高达49%以上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刚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我国审定的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种。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经过8年努力育成。在2006年至2008年国家冬油菜区试的17个试点中,两年平均含油量达到49.04%,创下了我国油菜区域试验含油量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两年平均亩产量为167.3公斤;其双低品质优异,芥酸含量降到了零,硫甙含量仅为18.84mmol/g,大大优于国际双低标准。此外,该品种还具有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强的特点。
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克服了油菜育种中高油与高产、高油与抗病、高油与双低的三大矛盾,为高油油菜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链接】
产业换代关乎国家战略
(一)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1亿亩,同时,我省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多年来均稳居全国第一。
纵观过去50年内我国油菜生产技术变革历程:从上世纪60年代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到上世纪80年代亩产提高80%的高抗甘蓝型油菜出现,到上世纪90年代“双低”油菜的育成和推广,再到时下选育出超高含油量食用、能源兼用油菜新品系,我国油菜研发正经历第四次历史性跨越。
而这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与地处武汉、堪称我国油菜研究“双子星座”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华中农大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双子星座”相互超越,培育了“中双11号”生长的沃土。
(二)
当前,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一般油菜品种,平均含油量为41%左右,平均亩产约128公斤,平均亩产油量仅52公斤左右。而中双11号在国家区试中的平均亩产油量为82公斤。
我国食用油消费缺口巨大,每年消费的食用油60%左右依靠进口,仅今年前九个月进口总量为605万吨。如果每年推广中双11号1000万亩,则可以比一般品种增产菜籽油30万吨左右,如按照每公斤10元的价格计算,就可以每年为我国油菜产业增收30亿元。
同时,我国还有6000多万亩的南方冬闲田可种植油菜,而制约我国油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就是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仍不高。因此,加快中双11号产业化步伐对于增加油菜生产效益、提高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