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为刺激持续低迷的市场需求,宝钢等25家钢企开始新一轮钢材降价行动,而从6月初达到价格顶点以来,内地钢材价格已累计回调约20%;正当内地钢企频频降价、挽救市场颓势的时候,从大洋彼岸的巴西却传来了全球铁矿石最大供应商淡水河谷的提价消息。
卖出去的钢材价格走低,买进来的铁矿石价格如果再提升,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势必遭到双向挤压。再过两月,2009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才打响,可钢铁业却已提前步入多事之秋。
降:内地钢材价格已累跌两成
上周五,钢铁龙头老大宝钢宣布,将其11月钢材期货价格每吨普遍下调500-800元。而上周和宝钢一样采取降价行动的内地钢铁企业达到25家。数据显示,从6月初展开的本轮钢材价格调整,已使各品种每吨累跌1050元至1550元。市场不振还导致我国港口铁矿石积压约7000万吨。
市场人士认为,内地钢材市场走弱,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包括房地产、汽车等在内的钢材主要消费行业放慢增长步伐;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限制出口,使得市场需求萎缩。部分中小钢企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不得不减产或停产,有的大钢铁企业也开始限产,从而导致铁矿石需求下降,价格下跌。
升:铁矿石“老大”欲中途涨价
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近几个月的市场变化,似乎被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忽视了。9月上旬,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通过邮件通知其中国客户,要求自9月1日起对其供应的铁矿石在2008年谈判的基础上额外加价20%。同时被通知的还包括日本新日铁等其它亚洲客户。
这种在年度供货价格达成协议后中途追加涨价的情况,在以前的铁矿石交易中没有出现过,因此,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淡水河谷公司总裁罗杰·阿格内利对涨价动机的解释是,由于补贴亚洲厂商的运输费用,目前卖到亚洲的铁矿石价格与卖到欧洲的价格之间存在12%至13%的价格差,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今后将不会再存在亚洲价格。
交锋:“停止供货”PK“替代方案”
眼下,围绕价格,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之间的价格博弈“剑拔弩张”。
在淡水河谷突然提出涨价要求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旋即组织国内企业寻求应对方案。“协会组织了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国内铁矿石生产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国产矿顶替巴西矿的方案,筹备建立国内矿顶替巴西矿的供应渠道。”9月18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
不过,由于中国钢铁企业对外矿的依赖程度较大,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替代方案”的操作空间不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总进口量的21.96%,其中绝大部分由淡水河谷供应。而从铁矿石需求结构看,近年来焦煤的货紧价扬,使得淡水河谷所产的高品位铁矿石受到青睐,而澳大利亚、印度等生产的低品位铁矿石出现相对过剩。
很明显,淡水河谷熟悉自身优势所在,因此,毫不示弱。据悉,因为中国钢企拒绝同意提价,淡水河谷已停止对中国矿船装货,导致大量中国货船滞留巴西港口。
焦点:定价机制是否改变
有专家认为,淡水河谷中途提价意在为两个月后的新年度谈判热身。而这次谈判与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对铁矿石供需是否平衡的争论已退居其次,定价机制是否进一步改变成焦点。
目前,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已运行28年长期年度合同谈判定价机制,即供需双方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确定一个长期供货的协议价。但是,一年前,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开始打破这一传统机制,谋求以现货价格指数为参考来定价。可以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这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目的一致,都想通过各种形式瓦解铁矿石价格谈判体系,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基本由它们垄断的背景下,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对此,中国钢协代表国内钢厂明确表示反对。专家建议,中国钢企应利用目前铁矿石现货价和海运费双双下跌并开始接近长期协议价格的局面据理力争,与三大铁矿石巨头充分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