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72岁的王洪青老人站在自己1.1亩试验田前,金黄色稻穗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王洪青种的这种水稻,是袁隆平院士新研制的品种“科超3218”。王洪青说,第三期超级稻试验田所有的农作步骤时间都是统一的。每次由乡里召集大伙开会,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喷洒多少次农药都是统一好了时间。
“我喜欢种田,看到稻子挂满稻秆的样子我就会很快乐。”王洪青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他曾经饱尝过饥饿的滋味。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困难时期,王洪青只有二十多岁却是村里的主要劳力。
“起早摸黑地在田里做事,虽然报纸上老在‘放卫星’,但实际收的稻谷却少得可怜,当时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吃顿饱饭。”1995年,王洪青家5亩多责任田第一次种上“新香180”杂交晚稻。那一季,每亩收了500多公斤稻子,亩产比往年增加150多公斤,多收入200多元。也就在那一年,丰收后到粮站卖粮的王洪青第一次听别人说到“袁隆平”这个名字。
2000年开始,王洪青种上袁隆平院士的试验田。“当时听到是袁隆平院士的试验种子,我们个个都相信!”王洪青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说。如今,仅王洪青耕种的1.1亩试验田,就能多收500多公斤稻谷。“今年收入至少一万多元。”同村的王善梅老人说,“一听说是袁院士研究的稻谷品种,我马上就种了,能盼到好收成呀”。
“看上去不白,但饭味道还真香”
“看上去不是很白,但煮出来的饭味道还真香!”刚刚端上来的白米饭,就是“科超3218”稻米煮成的。王洪青盛了一碗,夹起一口放进嘴里,顿时感到香气四溢。前日下午,记者和隆回县羊古坳乡纪委书记、农业线线长谭邵益等人一起,专门煮上一锅“科超3218”米饭,体验它的味道。
王洪青老人说,去年收下的800多公斤“科超3218”稻谷,自己留下250公斤放在家里吃,其余的都卖掉了。“开始以为会吃不完,没想到后来除了喂鸡鸭的一些外,居然一年不到就全吃完了。”王洪青觉得“科超3218”冲出来的稻米不但颗粒饱满,而且吃起来香甜可口很有弹性。”
食堂的厨师说,煮这个“科超3218”的稻米,要比一般的米少放一点水,这样煮出来的饭才软硬适中,香甜可口。随后,记者每人盛了一碗米饭。这种米煮出来的饭颗粒不是很大,但咀嚼起来有一定的嚼劲。“去年普通香米买一块钱一斤的时候,这种本地米居然卖到一块二呢!”王洪青满脸笑容地说着,又添了一碗饭。
为何选了隆回羊古坳
隆回,寓名龙回。相传古时有一苍龙携把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起程,往东南腾飞,中途回望,顿生恋故乡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九龙。
为何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多年来都选址羊古坳乡呢?羊古坳乡纪委书记、农业线长谭邵益说,羊古坳乡境内环境、气候很适宜种水稻。为了重点抓好农业工作,乡里专门组建了各级领导组成的“农业线”,下设专门的技术员,帮助农民们搞好农业生产。“除此之外,这里的农民很勤劳,热爱种水稻。袁隆平院士跟乡里许多有种田经验的农民多年来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